狗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對失智長者而言,更是不可或缺的夥伴!
喜歡與人互動的「小乖」,原本是流浪狗,被好心主人收養後,竟成為最親善的治療犬,而人氣王—大型貴賓犬「哈樂」更是多才多藝,討人喜歡,當每一位接近牠們的失智長者,都能伸出雙手撫摸、擁抱,並開心的笑著。
鍾奶奶是一名中度失智症患者,在大同老人日間照護中心已多年,平日大多時間呈現遊走狀態,不會主動與人互動,在鼓勵參與治療犬活動後的第二次,就會對著動輔師和治療犬比「讚」,經過動輔師的帶領,鍾奶奶也開始有少數的言語表達,臉上也出現久違的笑容。
李奶奶加入大同老人日照中心將屆滿1年,陪同她一起出席活動的女兒說,幾年前父親過世,母親開始變得易怒情緒不佳,一開始家人以為是因為無法走出喪偶之痛,經過近2年的輾轉與折騰後才診斷為失智症,隨著母親情緒問題與短期記憶消失,原本愛聊天的李奶奶人際互動也產生問題,幸賴接觸治療犬後,會「主動」關心人與狗,表情也從過去的僵化木然變為和顏悅色。
馬偕紀念醫院長期照護課王昭琪課長表示,失智症患者在中晚期後常見面部表情呆滯,且對週遭事物不再感到興趣,失能現象也逐漸成為照顧上的隱憂,馬偕紀念醫院以大同老人日照中心為據點,特別採用12週的動物輔助治療方式,讓15位輕度失智長者及10位中度失智長者共同參與該項計畫,結果輕度失智長者在認知、肢體、語言及情緒、社交功能上進步率達93%;而中度失智長者以情緒改善表現最佳達90%,其餘依序為肢體、語言及社交功能達80%,較難以改善的認知功能也有70%的進步程度,讓家屬及照服員都感到相當開心。
收治近七成失智個案的馬偕紀念醫院大同老人日間照護中心今天舉行「106年長照2.0預防及延緩失能計畫」成果發表,李淑真副院長在會中表示,老人人口增加衍生的諸多問題需有長期且完善的規劃與準備,成立已19年的大同日照中心以照顧及訓練失智、失能長者獨立自我照顧、生活為目標,設計延緩失能及失智的各項方案,日前與台灣動物輔助治療專業協會共同合作,以「人犬一家親」的方式,進行長者與治療犬互動計畫,藉以增進失智長者的正向情緒及減少負面感受,同時強化長者的社交互動能力,不論輕度或中度失智長者都有明顯進步。
根據衛生福利部最新公布的數據,臺灣65歲以上長者失智症的盛行率已達7.99%,隨著老齡化的加劇,失智症病...
在 COVID-19 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學生進入了史無前例的學習震盪,面對起起伏伏的群聚爆發,加上大魔...
有鑑於現代文明科技發展帶來生活便利,先進醫學雖使人類壽命延長,但人們心身失衡現象卻日益嚴重! 為此「心保...
3C科技發達及高畫質時代,人們愈來愈重視臉部的平滑光亮,除此之外,從修圖、美肌軟體APP成了手機應用程式...
黃汝萍醫師為患者解說隱形矯正口掃影像。 世界人口邁向高齡化,全球世衛組織及先進國家都在提倡「802...
研究指出,擁有臉書帳號的孕媽咪們對自己身材的不滿意度,比沒有臉書帳號的孕媽還高上許多,而身材恢復不如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