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起中醫學者,總免不了提及這位中醫界翹楚─李政育中醫師。同時身為育生中醫院長的李政育中醫師,可說將畢生青春及所學全都奉獻給中醫學術,名聲響譽國際,更被喻為國醫大師。李政育院長行醫四十年來,不但身為醫者救人,也同為學者教人,不僅廣納東西方弟子傳授所學,接受來自日本、美國、英國、德國、法國、以色列…..等各國的學生前來拜師學藝,所著論點更被載入《中國現代醫學論文選》,為此還獲頒扁額表示敬意。
李政育中醫師在求學過程中可說是從一枝“鐵杵”開始磨練,自小在身為接骨師的叔叔家,耳濡目染,開始對中醫產生興趣。不過當時的李政育壓根沒想到原來中醫有補習班這檔事,只能用最笨的方式自學。當年為了中醫特考,舉凡與中醫有關的古籍,接再三研讀;為懂得把脈,便列出每種脈象來類比分析;為了解每味藥材的功效,就把含有這味藥材的方劑全寫出來,分析其中的異同,並寫成書冊。回想起當年的苦讀,才有今日的卓越醫術。
李政育中醫師在27歲考上中醫特考前已出版4本書,2年後更以《圖解中醫脈學》獲得教育部社會青年學術著作獎,在中醫界獨樹一幟。數十年多來李政育中醫師絲毫沒有停止對中醫學術的探究。
李醫師不斷的鞭策自己,並挑戰各種疑難雜症與罕見重症,並在紅斑性狼瘡、帕金森氏症、肝硬化、腫瘤、神經科等方面都有重大突破。李政育中醫師長期與三總、榮總的西醫合作,研究腦神經病變、中風病患的復健,證明了截癱病患是可醫治的,被美國《科學》(Science)雜誌評為1997年世界10大科學成就之一。
李政育中醫師的用心並不侷限於醫術探究,還擴及對病患生活、心理的研究。曾經為了勸信佛教病患不要吃素,於是研讀佛經,告訴病患說佛陀並沒有一定要吃素;要知道穆斯林病患對生死、醫療的看法,便從頭到尾讀了兩遍《可蘭經》,以病患熟悉的宗教語言來說服他接受治療。對於李政育中醫師在中醫學術上的投入及奉獻,也受到不少中、西醫師的尊敬,並前來與李政育中醫師討教。
不可否認科技有超越人類的地方,不過傳統產業或學術也有無可取代的理論,經驗傳承在中醫是相當重要的環節。不過李政育中醫師期待台灣的教育與證照制度須有待改革,大學生最好先主修物理、化工、生物等學門之後再攻讀中醫學術,帶臨床實習課的老師也需再進修再精進,才能整合、擴大基礎醫學研究。
育生中醫診所院長李政育中醫師深信“以病患為師,從觀察中學治療”他說:「最好的治療就是觀察,最好的學習就是以病為師、以友為師。」除鼓勵年輕人多讀、多學、多念些跟得上時代潮流的醫書,最好長期與資深或是主醫危急重症與加護病房疾病的專業醫師虛心請教;或多社交一些不同領域或是比自己厲害的朋友,拓展生活知識圈,離開同溫層舒適圈,這樣才能激勵自己不斷更上層樓。正所謂:學貴得師,亦貴得友。-----唐甄
正所謂「萬丈高樓‧平地起」無好地基,著起無好厝,比喻做任何事,都必須打好基礎,才能有好成就。有了扎實的歷練,經驗的累積,即便是跟進了科技及學術的變化,也影響不了那最根本的學術理論及中醫學陰陽五行的道理。雖在中醫學術市場中,李政育院長已為眾人之表帥,但他深信,唯有自己不斷的學習深究,超越自己,才得已傳道、授業。
中國教育學者陶行知曾說過:要想學生好學,必須先生好學。惟有學而不厭的先生才能教出學而不厭的學生。即便深為專業領域的學者,好醫術也要肯傳授,況且是毫無捷徑的中醫藥學術。李政育醫師說:曾有醫師前往求教時,一開口便問有無偏方或特效藥,李政育只能搖手表示沒有辦法。李政育院長表示,要把內科、針灸、傷科之間的關係弄清楚,至少需要3年以上的時間,且必須跟診、實際體會才能領略其中要意,無捷徑可走。
「中醫是智慧市場,只要會醫病,就不怕競爭」,這是李政育醫師的對市場的喊話,不過李政育醫師也呼籲:「身為醫師一定要有醫德,不能玩忽生命。醫術好的本事,也要肯傳授于他人;醫術不足的,也要懂得轉介病患,並不斷向好醫師學習。」
廠商資料
名稱:育生中醫診所-李政育醫師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1號4樓
電話:(02)2367-0436
網址:http://www.yrsheng.com.tw/
隨著近日學生們重返校園,搭乘大眾交通 工具更增頻繁亦隨著健身房等運動中心的開放,虎尾台大醫美中心主治及皮...
綜觀醫美發展趨勢,近年消費者將過去著重於臉部治療的焦點,逐漸延伸至理想的身形曲線雕塑,非侵入式體雕療程亦...
要開學了!新學期即將開始,各級國小、國高中都會請家長務必配合在暑假期間,帶子女進行視力及齲齒的檢查,雖說...
馬偕心臟節律器遠距照護服務 呵護加倍 病人超有感 52歲邵姓婦人,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因心律不整...
自五月疫情爆發以來,台灣COVID-19新冠肺炎情勢仍無法獲得有效掌控,起起伏伏的確診案數及飆高的死亡率...
(本文感謝珍世明眼科診所/ 王孟祺院長解諮詢指導) 乾眼症可說是當今S時代最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