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由衛福部國健署公布的國人10大癌症排行,令人聞之色變的大腸癌始終穩坐癌症之首,統計指出平均一年就約有一萬五千多人受其所苦,相當於平均每33分21秒就有1人罹患大腸癌,而且數字一年比一年增加。擅於緩解及預防各式腫瘤的育生中醫院長李政育醫師表示,癌症治療至今多以中西醫合併治療,以減少患者因化療、放射性治療及手術後之損傷。
大腸癌發生人數紀錄始於民國95年,且首次超越肝癌成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全球也有不少名人深受其苦,像是曾擔任美國總統的布希和雷根、史奴比漫畫作者舒茲、台灣導演楊德昌,以及秀場天王豬哥亮,都是大腸直腸癌受害者。不過大腸癌的成因至今仍是個謎,根據調查研究指出,大腸癌的形成與生活作息及飲食有密切關係,尤以攝取過量高動物性脂肪、高蛋白質及低纖維為好發族群,此外,肥胖、吸煙、飲酒、缺乏運動也可能增加罹癌風險,成了現代人的文明病,也因初期症狀不明顯,患者往往忽略並錯過治療黃金期。
大腸癌早期並無明顯症狀,通常患者在沒有固定健檢的情況下,往往到了中晚期發病後才得知,但大多為時以晚,大腸癌病症包括便血或大便呈黑色、大便帶有黏液、突然排便習慣改變、感覺排便功能不全,或是不明原因體重減輕、腹脹、腹痛、噁心及嘔吐感等,都應提高警覺。雖然大腸癌發生率高,但值得慶幸的是現今已很容易找到早期病灶,能及早預防治療。大部分大腸癌患者,都是先由腸壁產生息肉再轉變為癌症,因此「大腸鏡」被視為所有篩檢中的「黃金標準」,只要配合做早期篩檢,就能即時在大腸息肉轉變成癌症前,先予以切除避免形成惡性腫瘤,因此專業醫師呼籲國人,務必要定期追蹤檢查,以降低罹癌風險。
大腸癌治療方式包括手術、放射線治療、化學治療、及標靶治療;中醫則根據個人主要臨床表現的不同,分爲腸覃、癓積、臟毒、便血、下痢、腸癖、鎖肛痔等病症。而主要治療大腸瘜肉上,原則為清利濕熱、化瘀解毒,常用藥有白花蛇舌草、半枝蓮、黃藥子、黃柏、三棱、莪朮、赤白芍、桃仁等,再根據患者個人情況健脾、補肝腎等調整用藥。而為了保持大腸的健康,中醫師表示,要保持腸道通暢,飲食應以清淡為主,多吃高纖維類食物,如芹菜、地瓜葉、五穀雜糧、豆類、木耳、菇類、黑芝麻、松子等;少吃易停留於腸道、纖維含量低、不易消化的食物,多喝溫水幫助腸道蠕動、排出體內毒素,細嚼慢嚥減輕腸道負擔。
其實只要國人能多關注自己的身體,大腸癌是可以被早期發現且根治的疾病。民眾也可多利用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提供50至74歲民眾,每2年一次糞便潛血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而在中西醫合治的時代下,民眾可透過食療,提升自體免疫力,降低化療及手術的後遺症,對癌症患者來說,備具貢獻。
育生中醫, 李政育, 大腸癌, 癌症, 中醫廠商資料
名稱:育生中醫診所
地址:台北市羅斯福路三段261號4樓
電話:02-2367-0436、02-2365-2975
網址:http://www.yrsheng.com.tw/
挑選一件命定婚紗是每個準新娘的人生夢幻大事,邀請閨密與摯愛的家人幫忙挑選出最亮眼的婚紗成為婚禮中的主角,...
其實並不是年紀到了,只是看起來很累有疲態,即便是睡很飽,精神很好,但為什麼總是讓人覺得“你怎...
還在煩惱狐臭,腋下多汗症要靠手術動刀才能治療嗎?如今腋下問題治療也跟上不動刀、非侵入式治療風潮。皮膚專科...
近年來醫美蓬勃發展,除了品質與安全是絕對需要謹慎考量的重要課題,院所醫師是否擁有面部及身形輪廓美學專業基...
台灣植牙技術日益精進,也讓愈來愈多民眾不懼植牙的恐懼迎接牙齒的第二春,不過市場上諸多標榜如快速植牙、微創...
悶熱氣候、季節交錯常見有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也開始發作,皮膚又紅又癢,不時伴隨著白屑脫落。據統計,全球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