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藥介入的防治效果更好
目前西醫在「病毒學」方面才初啟研究,經常茫然無藥可用(因為抗生素對病毒無效,疫苗又緩不濟急;何況只要一突變就失效),而且不重視傳變控制,只在意能否很快抑制人體的免疫功能,不要讓人體免疫過亢(以對抗病毒),必要時則插管治療(因氣管收縮、狹窄,影響正常的呼吸功能,因此要從鼻腔外插入一條管子,以協助呼吸),或自口腔經氣管或自喉氣切插管;或使用人工呼吸機,暫時代替受干擾、攻擊的擴胸神經功能,讓橫膈膜維持被動昇降,正常輸氧以避免血氧濃度降低,預防腦細胞與各器官、組織系統因過度缺氧而壞死,等過了生命危險期,病人的命保下來了,再慢慢進行復健,尤其腦細胞與神經缺氧、水腫導致的神經內分泌與傳導功能受損。
中醫藥用原則
從過去的SARS到現在的新冠狀病毒肺炎,中國大陸有些中醫都主張、建議用板藍根、銀花、天花,或其他清熱解毒、可抗病毒的藥物組合方。但也有人認為效果並不理想。事實上這類藥比較適合在初感染時,而且劑量要夠大;特別是初感染,但病毒尚未進到肺泡內或腦部或其他中樞以前,或者各組織器官雖受到攻擊,但後來好轉,只是體內尚殘存一些病毒,覺得有些不舒服,有時還會反復發作煩熱,在這種情況下才可以用上述方子。真正的危急重症(重症、急性病或腦中樞相關重症),或呼吸中樞受病毒攻擊的急性病,用這類方劑不但難以有效治療,一不小心還可能造成病人死亡。
現在治療原則
至於目前控制疫情的方法,最主要的還是隔離感染者,對到過疫區或曾經與感染者接觸,但尚未出現症狀者則採取「自主管理」,也就是14天內不能到處亂跑,以避免「無症狀感染」者感染到他人,而致疫情擴散。雖然屬於消極防治法,卻相當有效。唯一擔心的是這些自主管理者不聽話,還是到處亂跑(事實上確實有人不聽話)。
新型冠狀病毒之所以可怕,是讓人防不勝防,除了過去所知的會經由空氣、飛沫、排泄物或嘔吐物造成感染之外,可以說凡是有黏膜與上皮細胞之處皆會被感染,包括呼吸道、食道、泌尿與生殖道、眼結膜、鼻黏膜、口腔黏膜、肛口皆有可能入侵,真的是「無孔不入」,而且只要環境適合其生存,就會大量複製,並將病毒傳佈出去。
文章節錄:防治新冠肺炎(COVID-19)等病毒性傳染病教戰守則-防疫救命秘笈_李政育醫師/元氣齋出版社
新冠狀病毒肺炎,
肺炎,
中醫,
COVID-19,
病毒